2024/03/21
三獻清醮為我們上的一堂埔里建醮學


自20世紀初的庚子年至今,埔里每逢子年舉行清醮法會,全鎮民眾配合茹素,家戶繳納「丁口錢」,鄉親的高度配合幾乎成了全鎮運動,自外移來此居住者也入境隨俗,發展出獨特建醮文化。

舉醮歷史 120 年,老照片是鐵證
2020年「庚子年祈安五朝清醮祭典」,適逢舉醮 120 週年,透過耆老口述、媒體記載和無數的老照片佐證,埔里人建醮活動至今已傳承 120 年以上。從老照片推測日治時期的埔里人的生活水平應該不差,照相館的行業已經存在和被需要。 2022 年南投縣政府公告將「埔里祈安清醮」登錄為南投縣「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民俗保存團體為恒吉宮,成為全國首例。林承緯教授提案、協助埔里祈安清醮登錄為地方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功不可沒。
 2023 年 12 月三獻清醮前,埔里鎮公所特別邀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院長林承緯教授,為鎮民講述埔里建醮由來及各項隆重慶典的意義,在林承偉教授演講中特別提到一個重要的關鍵字:「集體行為」,也促使身為新埔里人的筆者,特別在本次的三獻清醮中,專注觀察埔里人在建醮過程中所展現的「集體行為」,並將觀察所得予以分享。


建醮是埔里重要的生活記憶
「 12 年一次五朝清醮, 3 年後接著做三獻圓醮,這是種做醮的節奏(rhythm)」,林承緯說,這是作為埔里人很重要的「身體跟生命的記憶」。林承緯對於台灣民俗有深刻濃厚的情感,源自於小時候遇到埔里建醮期間,他就有機會進去內壇親睹內壇法師科儀的神聖。林承緯的玄祖父是埔里建醮的發起人之一,其家族並世襲了斗燈大士首,承緯的外公則是埔里恆吉宮媽祖廟無給職顧問,在林承緯的記憶中,頭髮微禿且留著一把白鬍子的外公每天都會去恆吉宮媽祖廟上班。


 15 年前林承緯教授從日本學成歸國之後,協助政府文化部門調查台灣各地民俗文化的美好,他就發現,埔里於建醮的老照片及相關記錄資料等,保存相當豐富而完整。 又埔里人對建醮活動、祭典儀式,全鎮高度投入與參與、自發性地集體吃素,以及高比例的繳納丁口錢等,都是全台灣鮮有的特例。


高度在地特色的埔里建醮
林承緯教授解釋了埔里鎮民高度參與建醮的深層因素扣著的是埔里特殊的族群特色,他認為埔里鎮四面環山,屬於封閉型的地域,易防守所以顯得比較安全,但另一方面,埔里人內心總是有著一種不安與焦慮,因為埔里人知道,一旦有事要靠外面的人進來幫忙很難,建醮就成了埔里人自主調節的宗教儀式。建醮過程需要眾人參與,出錢出力,相放伴及出公工等,都可隱約看出埔里人凡事都靠自己人互相幫忙的性格。 12 年一次做醮,每次做的形式、規模都不一樣,除反映出族群多元後所夾帶之宗教背景的複雜性外,也反映出世代間生命及身體記憶的消長。

在地化的集體行為
埔里建醮,絕對是台灣民間文化的活水標竿,從觀察本次埔里三獻清醮的過程中,筆者對傳統鄉土藝術文化開始有不一樣的想像。在地化是國際化的基礎,對於腳下所踩的這片土地,若能越了解就會對它越有信心。若能完整呈現在地文化的獨特性、精彩性及豐富性,就能越有底氣且高識別度地站在國際上。

內涵建構、內涵扎根、信心建構,認同埔里建醮的文化價值需要靠教育的推動,民俗技藝及文化傳承才能永續。醮的主體是人,丁口錢要靠鄰長挨家挨戶收取,沿著馬路拉起電線掛燈籠,要靠村民自發性地通力合作。透過各種科儀,豐盛的供品款待上天、各宮廟之各路神祇,也招待四面八方的孤魂野鬼。藉由外顯的具體作為表達人們內心祈求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的善願。如果沒有「人」來做,這一切熱鬧繽紛的展現都不可能。


消失的獅陣
埔里鎮在 1950 年代,大約有 20 多隊的獅陣,每逢埔里 9 月迎媽祖繞境時,全埔里各庄頭的獅陣豪氣萬千出陣較勁,牛眠與守城的獅陣更曾榮獲台灣獅王大賽的至高榮耀。現在只剩下牛眠獅陣可以正常的出陣,守城份獅陣因後繼無人無法出陣了。林承緯教授指出,因為埔里九月迓媽祖停辦之後,獅陣不再被需求,沒有了需求,文化就會消失。埔里鎮各庄頭的獅頭可能都還在,但因為沒有人傳承,埔里數量龐大的獅陣文化就可能會斷掉。林承緯教授語重心長的點出,「文化復振與推廣其實有很多想像的空間」,找回埔里的老傳統,例如九月迓媽祖若恢復,獅陣、陣頭、北管、廟口大戲、辦桌等勢必因為有需求而重燃生機。


什麼是台灣人的身體?
林承緯教授在演講最後,特別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西洋文化未進入台灣之前,居住在台灣島上的人民是怎麼跳舞的?早期台灣人的肢體展現可以從「跳陣頭」、「八家將」、「打拳頭」、「舞龍舞獅」、「廟口大戲」看出端倪。
第19屆國家文藝獎舞蹈類得主何曉玫 Meimage Dance 經典作品《默島新樂園》,以獨具傳統文化符號的舞蹈向世界遞出臺灣名片,跟世界介紹台灣人獨有的跳舞方式。林承緯教授與同事--北藝大舞蹈學院院長何曉玫一起想像出了神曲《跳出咱ㄟ臺灣步》的節奏。今年埔里建醮,埔里國小 200 位學童在凝聚眾人心意的醮壇前,《跳出咱ㄟ臺灣步》以最現代的步伐踏出臺灣傳統舞步,包括車鼓陣、弄獅、八家將等舞步,就在學童跳舞中置入台灣文化。何曉玫教授如是說:「在臺灣的土地、跳咱自己的跤步、這是我們的驕傲」。從民俗儀式祭典的回憶中擺動起來的,就是屬於我們自己的臺灣步!

圖1:埔里建醮舉辦日期、科儀內容都經擲筊請示媽祖同意後公諸大眾,鎮民皆依既定日期配合辦理。



圖2:豎立七枝燈篙,分別掛著黃幡、青幡、紅幡、黑幡、白幡,紅布上有銀色地錢及金色天錢,於三獻祭典最後一天晚上卸下燈篙。



圖3:大士爺矗立在緊閉的廟口中門,於三獻祭典最後一天晚上將大士爺等紙糊神像及設施進行焚燒。



圖4:牛眠里內埔庄村民自發性吊掛長串燈籠於內埔橋。



圖5:埔里建醮衛星分壇眾多,各庄頭依照各自財力建設裝置分壇,守城分壇用竹子搭建的小醮壇


圖6:在南烘溪愛村橋放水燈,浩浩蕩蕩一行人,鑼鼓喧天,吸引眾人橋上觀看。




圖7: 約民國40年代,牛眠山集英館獅陣參加廟會繞境的舊影像,陣頭行經今南昌街施家古厝前,當時的「台灣合會儲蓄有限公司埔里分公司」(今稱台灣中小企銀)設在此地。(本圖取自埔里影像故事館臉書,圖片提供者為鄧相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