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1
放牛 - 埔里最後的牧牛郎


文、圖.亞牛

在茄苳腳出生的余老先生,今年 75 歲,每天開一輛現代休旅車從虎子山下來到眉溪的河堤邊牧牛,他是埔里最後僅存的少數放牛郎之一,目前手上放養的赤牛的數量約莫十幾隻,算是埔里養牛的大戶,但是比起當年最多的時候養了七、八十頭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他語帶感嘆地說,養牛的個體戶已經無法跟大型畜牧場競爭,他兒子早就要他退休在家,但是他還是習慣每天來陪這群牛。或許再過幾年眉溪再也看不到他和這群牛了。

余先生說他野牧的黃牛肉質特別好,比起圈養的肉牛好太多,埔里早期牛養最多的是台糖副產在赤崁農場牧養的赤牛和乳牛,鼎盛時期也不過一百多頭,只比他養的數量稍多些而已,不過赤崁農場的畜牧事業已經收起來了,而他還繼續在養牛。

最好的牛賣到台南

問他這些牛都賣去哪裡?他說現在這裡已經沒牛墟,最近的牛販在彰化溪湖,他都賣給他。他又補充說明,牛販收購來的肉牛會依品質分級,然後最好的轉賣到台南、次等的賣去三重埔,剩下的就只能賣到台中的屠宰場,每個地方的行情價格也都不一樣。我說台南人喜歡吃牛肉湯,都挑最好的,付出的代價也高。他感嘆說現在牛養少了,賣牛的錢經過中間商後拿不了多少,好一點的牛一頭重量超過一公噸,還能賣到五、六萬元,瘦一點的牛就不多了,可能只能拿到三萬多元,往往是任牛販宰割。

他的牛採天然放牧,早期還會在河川地搭蓋牛寮給牛晚上睡覺,但是後來被河川局的人給強制拆光了,管理河川的人告訴他,在眉溪放牛吃草沒關係,但是不能搭蓋任何草寮或木屋。

牛哥不是老只是膝蓋無力

我問他牧牛要成本嗎?他說就是放牛自己去吃草就好,但一個星期要餵一次鹽巴,雖然沒甚麼飼料成本,但是要花時間照顧,遇到天候不佳的時候要安置,或是遇到牛生病也要找獸醫,要是簡單的狀況,餵餵牛草藥他是會一些。另外有個成本就是要購進「牛哥」擔任繁殖犢牛的任務,一隻強壯的牛哥要價十幾萬,平均三年就要換一隻,但賣出的時候只能當肉牛秤斤賣。我問他是不是那隻最大隻的老牛,他說那隻就是牛哥,但是其實牠還不算老,只不過因為後宮嬪妃眾多縱慾過度,才會顯得膝蓋無力,我聽了也是笑了。

他提到埔里這些黃牛的品種優良,曾被澎湖那邊的人相中帶了八、九隻回去,他說澎湖的牛比較嬌小,那批牛被帶到澎湖去,一定是負有品種改良的任務。

當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問牧「僮」老哥,這些牛要如何趕到安置的地方,他說只要驅趕那隻帶頭的牛「頭目」就好,其它的牛就會跟著走,原來牛和羊一樣也有「領頭牛」,老哥又補充說,要是遇到他們耍牛脾氣,不動如山趕不走的時候,只要拿出鹽巴來誘導,牛群就會乖乖地聽話跟著走了。

看著眉溪的溪水湍湍的向西奔流,許多人許多故事就像溪水一樣,滾滾流逝不復返。放牛的行業也終將消失。 

圖一 壯碩的「牛哥」負有傳宗接代的重要使命

 

圖二 眉溪餵養的生命幾繁,但眉溪牧牛的景象也即將消逝

 

圖三 在暮色中走向牛群,彷彿訴說野外牧牛這行業已經是夕陽行業

 

圖四 在眉溪牧牛的放牛郎坐在石頭上看顧他的牛群,其實是很孤獨的工作

 

​​​​​​​圖五 手戴金錶來放牛的余先生遙指著杏花村憶起當年,說最好的時候,他養了七、八十頭的牛

 

​​​​​​​圖六 農業社會黃牛有大妙用,早期埔里農家多見的黃牛,現在已經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