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0
記憶中的眉溪四庄Makha tula bai axung supap utun a kaxabu
記憶中的眉溪四庄Makha tula bai axung supap utun1 a kaxabu
口述:巴心.郡乃(噶哈巫長老潘應玉)
圖、文.小林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自小,我族父輩老人都以Kaxabu(噶哈巫)語話家常,後因漢化致使Kaxabu語言及文化逐漸消失。1948年出生的我,僅能盡己所能講述關於Kaxabu的一切。
    
眉溪的溪水清澈如鏡,庄後的山間樹木青翠密綠。田畦間茂密的樹木下,讓農人可休息片刻,補充體力。溪邊日據時代遺留至今的堤防種了整排的苦苓樹及雜木,那是防洪的堤防,也是族人溜達戲耍的地方。

Sukan lauduk-大湳部落
   
 
Sukan lauduk即今埔里大湳社區。Sukan,噶哈巫語意是「喝酒酒醉」;Lauduk,噶哈巫語意是「空間所在」。從部落名稱便可推知居住於此的噶哈巫族人偏好飲酒,很懂得享受人生。

Sukan lauduk位於盆地的東邊,眉溪的南岸,放眼廣大的草原,都是勇健又有遠見的部落族人所開墾。過往,遠至西邊房里里的紅瓦厝、籃城里,南邊翻過虎頭山,從中心碑、犁頭尖到五十甲一帶,都曾是Sukan lauduk屬地。

Sukan lauduk原本擁有廣大屬地,後因染上酒癮,只好變賣土地換酒喝。土地主要都賣給了當時埔里最大族群洪安雅族。

從彰化北斗移居來籃城的巴布薩族,和從台中大肚、沙鹿、牛罵頭來大城的拍瀑拉族、台中大甲來到日南、水尾、雙寮的道卡斯族等,暗中將石頭界址移動,一次次改界占地,Sukan lauduk所屬土地便漸漸失去。

Baisia-牛眠山部落

Baisia即今埔里牛眠社區,是當時噶哈巫四庄中人口數最多最大的部落。清代時期,是漢人、噶哈巫族、洪安雅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道卡斯族、邵族、賽德克族、泰雅族、布農族番產交易的主要地點。

從鹿港、台中大肚來的巴布薩、拍瀑拉等族群,會帶著魚貨、鹽、布疋、陶器等到Baisia,與此地族群交換鹿角、鹿鞭、鹿皮等。巴布薩族以及拍瀑拉族來Baisia交易時,發現此處物產豐饒,似乎很好過生活,所以就日漸遷來Baisia,漸漸占有噶哈巫族屬地。外來的強大勢力迫使噶哈巫族就此積弱不振,逐漸被人遺忘。

Taimi-蜈蚣崙部落

Taimi2即今埔里蜈蚣社區。居住在此的噶哈巫族人經常受到賽德克族、泰雅族及布農族侵擾。部落的後方正是布農族曲冰部落(舊稱:干卓萬Kantaban)。Taimi部落往霧社方向是賽德克族及泰雅族的領域。


Taimi部落優秀的噶哈巫勇士,常因對抗三大高山族的侵擾,面臨犧牲性命的風險,但部落裡不論男女,都充滿保護部落的勇氣。

早期蜈蚣社區有整片的楓香樹林,後來很多都被砍除取地來蓋房子。我小時候都會騎牛到鯉魚潭去放牛吃草,通常有兩條路線可以過去,一條是從現在的大湳橋旁進去,另一條則是從現在內埔橋對面那條小路,走埔里榮院後方繞到鯉魚潭,中午就採摘野芭樂果腹。

埔里榮院現址以前是日本軍隊的兵營,民國政府來台後仍沿用作為陸軍營區。因埔里好山好水,環境優氣候佳,很適合養病,於是國民政府便將該營區規劃成三軍官兵養病之所。

療養的軍人約莫下午四點就吃飽晚飯,飯後軍人們會成群結隊涉水過眉溪,沿眉溪右岸走到守城部落,再涉水過溪到大湳部落,沿眉溪左岸回到埔里榮院。我家的田就在眉溪右岸,所以經常會遇到穿著病服的軍人出來散步。

我也會與出來散步的外省軍人聊天,來自不同省籍的軍人操著濃厚的鄉音,心血來潮時會哼唱家鄉的民謠,但是我有聽沒有懂,心想大概是平劇之類,好像也有南管、北管腔調的戲曲。

日子久了彼此信任後,這群外省軍人也會拿出身上的照片,指著泛黃的照片述說家鄉的點滴,我感受到這群流落台灣的老兵,對於家人的思念未曾淡滅,仍盼望有朝一日能回去家鄉。
1編按:因噶哈巫四庄存在不同腔調,在此提供《噶哈巫語分類字典》另一記音- supat a eten(四庄)。
2編按:四庄存在口音差異,taimi為守城發音,蜈蚣崙部落則是taubing。

Suwan Lukut4-守城份部落

Suwan Lukut即今日埔里守城社區。坐落在Suwan rukut a binayu守城大山下,隔著眉溪面向埔里盆地。居住在Suwan Lukut的噶哈巫青年,平時會與賽德克及泰雅族青年在守城大山打獵,捕獲的獵物會彼此分享。

噶哈巫族人循著山徑去打獵,約莫四天便可到達噶瑪蘭(現今宜蘭)。回程因為還要花時間處理、分割獵物,將肉跟皮曬乾以方便攜帶,所以要花更多天才能回到部落。

大夥兒會將合力獵到的獵物帶回部落與族人共享,那時主要的獵物有山豬、鹿、山羌、山猴、雲豹等。

我小學畢業就開始當放牛的牧童,每天到守城大山的山腳下放牛吃草,空檔時間會去拔土肉桂的根來當零食吃。

小時候上學都是從守城赤腳步行,涉水過Bia axung眉溪到街上的埔里國小讀書。若遇大雨、溪水暴漲時,住在眉溪北岸的學童就自動放假。

寒暑假不用去學校,但還是要按時在眉溪邊集合做一個小時的體操。小一到小六生通通都要到,班長負責點名及帶操,如實做完體操才可以解散回家。

下午放學後要負責牽牛去眉溪畔。當牛在喝水吃草的時候,就趕快整理乾稻草,回家時將捆綁好的稻草放在牛背上,然後騎著牛回家。

4編按:埔里榮民總醫院。
5編按:因噶哈巫四庄存在不同腔調,在此提供《噶哈巫語分類字典》另一記音-Suanlukus。
6編按:過去守城人稱守城大山為khai-gang山,一般認為指的其實是關刀山,守城老一輩人則認知守城大山的山系比現今認定的還要寬廣。

 
圖一 巴心.郡乃利用農閒時間讀書寫作
 
圖二 巴心.郡乃現仍有種植茭白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