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3
神鬼傳奇:瑪璘窟
文/臭鯨魚
 
埔里西郊,海拔約 700 公尺,有一座台灣少有的湧泉湖泊。隨四季黃綠變換的湖水, 無溪流注入卻又永不乾涸;不僅有原住民族的禁地傳說,更有日治時期的古戰場身份,這樣自然景觀的特異與歷史刻畫的痕跡,使這座湖有著令人生畏的魔幻色彩。這座湖,即是瑪璘窟。
 
瑪璘(Marlin)是原住民語的「不祥之地」。傳說,噶哈巫族的女巫「番婆鬼」會在此地抓魚生吃補充魔力。屬於「番婆鬼」的魚,自然不能隨意抓捕。曾經有三個不聽勸的年輕族人在此捕魚,最後卻離奇暴斃。
 
相傳日治時期,這裡曾是軍營與戰場,日本軍隊將屍體拋擲湖中,因此湖中常傳來吵架聲。又傳日本戰敗時撤退不及,曾將大量黃金與槍械藏於湖中,曾吸引許多人嘗試尋寶。
 
較為近代的傳聞,包括在濃霧中奔馳的白馬,深夜敲打的鑼鼓,總是放不乾的湖水與意外頻傳的尋寶工程,更讓這裡成為老一輩的人口中的「埔里鬼湖」,不該接近的存在。
 
然而,在科學的時代,這裡已經成為露營愛好者的天堂。取代鬼魅傳說的是三條腿的流浪狗,公用的冰箱與散步的老人家,甚至湖水中也出現紅魔鬼與吳郭魚等外來入侵種,以及未竟工程所留下的大石。
 
或許,這樣的傳說自有其合理之處。因為潭水碧綠而無法判斷深淺,故成為禁地;編造故事避免民眾誤入軍營;深夜的鑼鼓,也只是環境清幽,遠處的聲響格外清晰罷了。
 
現在的瑪璘窟,得名「天使的眼淚」,早已不具當年的魔幻氛圍,成為當地人踏青的好所在。
瑪璘窟的AI概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