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3
1871~2021愛蘭教會建堂150週年
文/ 李瑞源
圖/ 李瑞源、梁志忠、愛蘭教會

時光150:教會歷史文物
    要不是真的看到愛蘭教會(原名:烏牛欄基督長老教會,烏牛欄Auran為巴宰村社名)那口掛在半空中的銅鐘,上面清楚刻著1871這組數字,很難令人對設教150年有任何察覺!隨著時間緩慢滴答前進,這組刻字默默地堆砌、厚實並拉長了它的沙漏倒影,年復一年計算著,儘管鐘聲已成絕響。























▌高懸教堂正門、鐫刻1871的老銅鐘(照片提供:梁志忠理事長)
    另一項更直接的教會歷史文物,是原本靜躺在教育館三樓平台的「禮拜堂」木匾,樟木材質,長寬高約120×50×3公分,被安置在角落一隅蒙受光陰塵埃,直到2019年南投縣文資學會理事長梁志忠先生,在一次宗教普查時發現了它,以搶救文物的心情主動提議修復構想,送交草屯元茂工藝社細心修復,完修後高掛主殿聖堂,才讓這塊極富時代象徵意涵的宗教古物再現風華,一如親睹巴宰族人入信改宗歷程的歷史縮影。














▌完修後的禮拜堂木匾(左:陳清恩牧師;右:梁志忠理事長)
回首1871:水沙連一頁基督教傳播史
    愛蘭教會建堂150週年了,遙想當年(1871)一位受了槍傷的巴宰頭人Kaisan Buhkan(開山武干,1850-1883),扛送台中岸裡大社求治不果,又忍著疼痛長途跋涉前往臺南府城尋求馬雅各醫師(Dr. James L. Maxwell, 1836-1921)醫治,2個多月後槍傷醫治好了,同時也親身沐受新宗教的義理與見證傳播風潮,將西洋宗教的基督福音千里迢迢地翻山越嶺,帶進來了內山埔里,更介紹患有3年眼疾的牛睏山社民潘迦包前往府城尋醫蒙受神恩,自此這樣的醫療傳教故事,開啟了水沙連區域基督教的一頁傳播史。





















▌當代愛蘭教會一景
   進入內山宣教這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當年水沙連內山尚未開禁,處境凶險環生,無論是被虎視眈眈的高山原住民 (Atayal、Seediq和Bunun) 出草,或是水土不合發生疫病而喪命,入山者勢必面臨這兩項人為和大自然考驗,這是一般平地漢人視之畏途的死亡禁界,但基督教宣教士卻大無畏的憑著一股宣教情懷,深入禁區水沙連開拓宗教疆界,將福音的種籽深埋水沙連肥沃土壤。1871年烏牛欄聚會所成立了、1872年牛睏山和大湳聚會所依序創設,同年3月底李庥牧師(Rev. H. Ritchie)、馬偕牧師(Rev. G. L. Mackay)和德馬太醫師(Dr. M. Dickson)齊赴埔里, 55名隨從保護著他們的人身安全,這是第一次有宣教師踏進埔里宣揚教義,當時烏牛欄部落還沒起蓋正式教堂,而不用留辮子的白人被視為遠親(緣於17世紀荷蘭人與巴宰族先人的接觸經驗),他們一行人深切感受到此地宣教傳播的無窮希望。
    31日,禮拜日,參加禮拜者上午約300人,下午350人左右。22名受洗,並舉行聖餐。













▌早期的烏牛欄基督教會和掛在壁上的「禮拜堂」木匾(照片提供:愛蘭教會)
當巴宰語遇上教會羅馬字
    埔里巴宰族在當代猶能保存相對完整語言面貌的重要原因之一,跟早期教會推廣教會羅馬字(俗稱白話字,Péh-uē-jī)大有關係,原先是宣教士為方便向村民傳教而教導羅馬字母拼音系統,希望透過拼寫當地口語文字,運用於翻譯聖經、謄寫基督教義和編寫教材等等。一旦族人學會語言拼寫工具,自然連帶將日常用語(巴宰語、閩南語)也書寫記錄下來,久而久之,無形有聲的語言轉化為有形無聲的白話字,遂成巴宰族語言文化保存的歷史文獻或家書留存,同時為語言學研究者留下大量具高度研究價值的語料素材,對族語理論建構有非常大的幫助。
    巴宰語能夠在埔里得到存續發展,一部分是教會羅馬字的影響,語言文字化的結果,讓族語加速日常傳播和保存;另一原因,儘管閩南語在當時是台灣社會民間通用語(lingua franca),然而水沙連地區地處偏遠內山環境,尚未受到官方教育統治機構的全面滲透(漢語文系統),況且教會並不壓抑語言本身,致使村社日常生活還能普遍使用族語交談,長期存續了族語應用環境。
    時至今日,依然有巴宰族裔能流利說著巴宰語,也是活用教會羅馬字做為語言學習工具之一,影響深遠。
























▌潘文輝總幹事新編《巴宰語辭典》(2021)
聖音迴響:歌頌上帝傳福音(1871-2021)
    1871年12月28日,這個日期被登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愛蘭教會的設立日期;2021年屆逢愛蘭教會150週年紀念,這個時間長度有兩個意涵,首先是宗教性的信仰層次,愛蘭巴宰族裔在頭人帶領下,短時間內陸續入信改宗,並影響鄰近村社改變原有信仰,包括牛眠山、守城份、大湳、大城、白葉仔坑、埔里、北山坑,成為內山水沙連基督宣教的嚆矢,當時水沙連仍屬界外禁區,宣教難上加難,且離1865年馬雅各醫師來台宣教不過6年光陰;再者是文化性的語言保存層次,透過教會羅馬字記音拚寫法的習得,許多巴宰族裔學會了「我手寫我口」的語言工具,促使巴宰語言文字化,直接保存了巴宰族語言和文化思維,成為當代文化復振的重要資產。
    懷著這樣的歷史餘緒,2021年12月26日(日)下午3點整,於埔基7樓九二一紀念堂,愛蘭教會隆重慶賀建堂150週年紀念活動,這是一份殊榮,來自上帝的奇異恩典暨共享埔里在地榮耀,這一天邀請了愛蘭教會歷任牧長、姊妹教會喜瑪恩教會、埔里各教會兄姊等,用最醇美的聖詩頌揚150年不墜的基督信仰生活,同巴宰族人一起保守虔誠。會中,巴宰潘文輝長老特別回顧起當年族人入信改宗歷程,以及前後四代禮拜堂的建築外觀變化,引人感念緬懷;愛蘭教會聖歌隊也獻唱一首融合巴宰童謠賞花歌和憶祖歌謠Ayan的聖詩組曲,可清晰感受到宗教情懷與族群文化的自然交揉,純淨見證百餘年來愛蘭巴宰與基督信仰的生命共同體。
    建堂150週年紀念日,吾人躬逢其盛,愛蘭教會特別與原民台共同企劃,以專題報導方式深度採訪,於150週年活動籌備期間進行專人專訪和影音拍攝,為聖音迴響150年的過去與今日,留下完整音像紀錄,用以頌揚上帝傳福音到埔里愛蘭的恩典時光(1871-2021)。











  ▌愛蘭教會聖歌隊獻唱聖詩

參考資料:
1.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愛蘭教會簡史〉 http://www.pct.org.tw/ChurchHistory.aspx?strOrgNo=C05057
2.台灣教會公報,〈愛蘭教會150週年 回顧巴宰族與埔里宣教史〉, https://tcnn.org.tw/archives/102430
3.賴永祥,《教會史話》第三輯(No:203-206;221-223)。 http://www.laijohn.com/book3/203.htm
4.陳鳳麗,〈愛蘭百年「禮拜堂」木匾 除蟲修復完成〉(自由時報,2019年7月2日),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84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