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3
埔里祈安清醮祭典登錄為南投縣民俗無形文化資產
文/圖   鄧相揚
    埔里做醮是許多埔里人的共同記憶與期待,通常埔里人一聽到「做醮」兩字,彼此就互問:你經過幾次做醮了?就好像一個人的歲數或世代是用做醮的次數來計算的,原來生命年輪與做醮的次數有如宇宙般循環對應著,這說明了埔里人對於做醮的重視,所以何時舉辦做醮?埔里人通常是相當期待的。
    埔里舉辦祈安清醮的由來,目前有兩種說法;一是日治初期1896年6月臺灣抗日民軍一路自雲林、集集、魚池攻進埔里社,沿途召引不少反日志士加入。當時駐守大埔城的日軍埔里社守備隊,基於兵力不足且過半染患風土病,因而全員撤退到北港溪(國姓鄉)。一週後日軍在林榮泰隘勇營(為霧峰林家所轄)與埔里社西北角平埔族的協助下,順利收復大埔城。過程中殲滅抗日民兵約120人,並且對埔里社東南角的村庄進行追剿報復焚庄,此即「埔里社之役」,日方稱為「雲林土匪事件」、或稱「埔里社退城事件」。當時埔里街及東南角各庄橫屍遍地,事後善心人士冒險將無主的屍骨集中收葬,並建祠供祀。註1事件後埔里賢達認為地方不淨,「冤慘之深,莫過沙場不返;厲氣之積,多由餒鬼無依」,於是向台中縣知事請願舉行「施餓鬼法會」,註2此即埔里舉辦祈安清醮的最早原型;另一說法則是:恒吉宮媽祖廟於1912年(壬子年)自大肚城遷建至今現址,新廟落成舉行「慶成醮」,而後,恒吉宮又因埔里社大地震而重建,1924年(甲子年),在鄉紳謝仕開、林其忠、林其祥發起下,造就埔里地區逢子年(鼠年)辦理祈安清醮的習俗,此俗傳承至今已有百年以上歷史,二次大戰後,在祈安清醮後三年,即每逢卯年(兔年)會再舉行三獻清醮。














▌總壇設在恒吉宮媽祖廟
    埔里鎮祈安清醮的目的就是為了禳災祈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物阜民豐。日治中期,經由「九月迓媽祖」的廟會盛典,而形成「水沙連媽祖信仰圈」的雛形,影響所及,埔里鎮祈安五朝清醮是屬於埔里鎮民的共同醮典盛會,也是水沙連地區的盛事。
    數十年來,埔里每逢子年所舉行的祈安清醮以五朝醮為主,亦即醮典為五天,其中五朝醮最主要的科儀包括早朝、午朝、晚朝、宿朝及登台拜表等「五朝科」;而每逢卯年所舉行的三獻清醮則以三朝醮為主,主要的科儀有早朝、午朝、晚朝「三朝科」,醮典為三天。
    埔里做醮已經超過百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埔里做醮的傳統和特色就是埔里鎮民全境參與,里鄰長幾乎全部投入醮務工作,除收繳各家戶的丁口錢外,里長還以「捐首」名銜,全程參與繁重的醮務工作,像這樣行政體系投入宗教性的醮典工作,在臺灣各地當中或為僅見的。












▌山城合境平安(黃瑞奇攝影)













▌埔里建醮幾乎是全體鎮民共同參與
    臺灣各地許多地方都有舉行祈安清醮的風俗,一般地區的建醮大多只有主辦廟周邊小區域的信眾參加,像埔里舉醮這樣全鎮(加上仁愛鄉南豐、霧社兩村)參與,除了建置主壇、東西南北四大柱壇外,鎮郊地帶更廣設63座分壇,總共有240多間宮廟參與,可說絕無僅有;此外做醮經費的籌款時,丁口錢的高繳交率,也反映出埔里人對舉醮的高度認同,經統計有七成五至八成居民解囊繳交丁口錢來配合,不同於臺灣其他地方醮典廣泛採用的緣金登記制度,顯示這項民俗祭儀具備的特殊性;還有埔里建醮期間,全鎮封山禁水配合茹素的高配合度,也是全台少見,許多鎮民前往其他鄉鎮或縣市,仍堅持自律吃素,實屬難能可貴。














▌愛村橋下放水燈

 











▌最後一天的大普施,家家戶戶都準備祭品到醮壇前(黃瑞奇攝影)
    埔里祈安清醮的組織相當完備,依〈埔里鎮建醮法會組織章程〉、〈埔里鎮祈安清醮法會辦事細則〉等規範章程,由恒吉宮召集全鎮里長進行籌備會,籌組名為「祈安清醮醮務會(或三獻清醮醮務會)」的臨時組織,選出總理、副總理、四大柱等建醮執事人員,組成「總理團」,負責醮務的籌設、推行、傳承等工作。每次埔里做醮四大柱各柱壇醮場的布置設計都會融入埔里在地的產業、歷史脈絡、鄉土文化等元素,使得埔里的祈安清醮具有傳統性、在地性與承繼性,在祭典科儀進行期間,在地社群高度參與,顯示這項民俗與埔里鎮居民緊密契合。












▌東柱醮壇展出埔里老照片,文化醮場嚴然埔里舉醮的特色(黃瑞奇攝影)
    埔里舉醮傳香已經二甲子,是埔里地區流傳已久的一項文化傳統,也已經成為埔里人自豪的文化資產。埔里鎮出身的林承緯教授,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院長,以其長期擔任文化部文化資產審議委員的實務經驗,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91條第1項之法令,在庚子年埔里舉辦祈安清醮醮典前,向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提出,將埔里鎮的祈安清醮、三獻清醮登錄為南投縣民俗類的無形文化資產之申請。據此,南投縣政府文化局率領縣内文資審議委員、國内民俗專家學者於醮期間前來訪查,訪查結果認為本項民俗活動深具文化資產價值,並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於2021年3月舉行登錄前說明會,向當地民眾説明即將登錄本案。南投縣政府於2021年12月召開第2屆第1次南投縣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會時,委員共識:埔里祈安清醮祭典依循傳統,每逢子年舉辦清醮,在卯年辦理三獻清醮,在當地世代相傳超過百年,建醮範圍涵蓋埔里全鎮33里,及仁愛鄉南豐村、大同村等地,涉及人口數可達10萬人,不僅在地社群的參與度高,且與地方文化緊密契合,經討論後全數通過「埔里祈安清醮」登錄為南投縣無形文化資產,並認定本項民俗保存團體為財團法人埔里恒吉宮。











▌鎮圖舉辦文化開講活動,邀請大師談埔里作醮的歷史
    如今埔里祈安清醮已經通過為南投縣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審議,這是全國將祈安清醮列為無形文化資產的首例,這不僅凸顯了埔里清醮祭典活動的特殊性,更期待能藉此將舉醮傳統好好地保存並傳承下去,這真是埔里人的榮耀,可喜可賀!
 
註1 此即今埔里鎮枇杷城靈應祠(百姓公祠)倡建的由來。
註2 臺灣的儒釋道各教、乃至於民間信仰等,都各有救濟、普施孤魂野魄的儀式,佛教以「盂蘭盆會」,將誦經功德回向普度餓鬼;道教則稱為普度法會、或超度法會。